天資新聞:不抱怨的智慧
作者:天資教育新聞辦 文章來源:天資教育 發(fā)布日期:2016-07-12
讀完《中國青年報》這則牢騷者抱怨連天的新聞,讓我發(fā)覺,在這個思考開始休息的年代,人們已經被深深地拽入了抱怨的泥潭。這是一個可怕的時代,人們的思維被“抱怨”這樣的慢性毒藥感染著,當面對一個問題時,抵抗毒藥提出辦法的人少之又少。
然而,面對問題時再怎么抱怨都無濟于事,俗話說得好:“解鈴還須系鈴人。”我們需要的是解決辦法,而我們不能被囿于抱怨的牢房,找不到靈魂的出路。
抱怨,是一個懦弱者的表現,怨言與優(yōu)秀無法并存。
臺灣著名女主持陶晶瑩剛出道時因沒有漂亮的容貌而不被觀眾認可,可她卻未因此牢騷嘆息、抱怨自己的外在缺陷。她考慮到自己在為綜藝節(jié)目做主持,于是不斷充實自己,以自己的機智幽默征服了觀眾,成為臺灣最受歡迎的“金鐘獎”主持人。她的成功是為自己贏得的,因為她從不抱怨。
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,那是因為你跪著,而你卻抱怨著你的自卑。為什么?為什么你不想想辦法讓自己站起來呢!
愛迪生說過一句話:“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。”
當中國社會流浪兒童凍死于垃圾箱;無人贍養(yǎng)的貧困老人餓死于街頭;申請低保未果的中年男子無耐縱火這類新聞屢屢公之于眾時,國人往往抨擊、抱怨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,媒體、網絡對此發(fā)牢騷者大有人在,卻未曾想過如何幫助這些社會底層的人,如何一針見血地解決這些問題。社會不缺抱怨的人!缺的是辦法!
因為無人挖根源想辦法,所以這么多年來,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所引發(fā)的問題日趨嚴重。辦法總比問題多,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,只有不會想辦法的人。
2012年“微笑局長”事件發(fā)生后,大片大片的網友發(fā)牢騷抱怨、抨擊著當代腐官,可謂“憤青”。幸運的是,個別網友想盡辦法搜出了楊達才佩戴多塊名表的證據,終于成功地將貪官繩之以法。因為有那幾個想辦法的網友,當今社會的網絡力量成為如今反腐的一大解決途徑??磥恚鉀Q問題需要的是辦法!
停止抱怨,停止牢騷吧!抱怨使你的意志消磨,牢騷使你的精神垮塌。優(yōu)秀的人從不抱怨。
當你為時間不夠而牢騷時,總有人在你閑聊的時間里背完了幾個英語單詞;當你為自己的不堪命運抱怨時,總有人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,立下要“扼住命運的咽喉”的決心;當你抨擊中國式教育時,總有人為之奮斗,以此改變自己的命運再成為改變國家甚至世界的人。為何你總在抱怨不利而從未成功,因為,你缺少辦法。
那些聲稱被應試教育毀了的人,不應試也會自毀;那些抱怨婚姻磨滅夢想的人,不結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;那些天天抨擊這個體制捆綁下無法創(chuàng)作偉大作品的人,去了瑞士也一樣找不到靈魂的自由。因為他們沒有辦法,只有抱怨!
大家面對同樣的時代,卻發(fā)出不同的聲音,每個人都在窗前看這個世界,有些人看見的是鏡子,有些人卻伸手不見五指。
辦法是走出迷宮的指路標,有思想有辦法的人才會成為香餑餑。停止抱怨吧,多想想辦法!